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國際

批評奔馳道歉,部分德國媒體為何總是帶著偏見看中國?

2018年02月11日14:26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國際頻道
小字號

人民網(wǎng)北京2月11日電 (賈文婷、張悅)北京時間2月5日深夜,奔馳品牌在其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上發(fā)布的一張宣傳圖片引用了“達賴名言”。事件在網(wǎng)上迅速發(fā)酵,引起中國網(wǎng)友的強烈不滿。6日奔馳公司通過新浪微博官方賬號道歉,同日人民網(wǎng)推出評論《奔馳,你這樣做就是與中國人民為敵!》,并翻譯成9個語種強勢發(fā)聲。7日,德國戴姆勒集團總裁蔡澈、戴姆勒集團大中華區(qū)董事長兼首席執(zhí)行官唐仕凱聯(lián)名致函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,就2月5日在社交媒體平臺戴姆勒集團官方賬號上發(fā)布的錯誤帖子及引言向中國人民表示誠摯道歉。

與奔馳“知錯就改”的態(tài)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德媒的執(zhí)迷不悟,以自己的淺薄和刻薄批評奔馳道歉。部分德媒甚至認為戴姆勒向中國低頭是“沒有骨氣”。德媒體為何總是帶著偏見看中國? 專家認為,對于德媒來說,大部分的偏頗涉華報道都源于缺乏了解。

德國10家主流媒體援引人民網(wǎng)評 關注事件進展

近日,10家德國主流媒體援引人民網(wǎng)評稱,奔馳“與中國人民為敵”。其中,德國之聲電臺與《diepresse》雜志批評了奔馳的道歉行為;《焦點周刊》、N-TV電視臺等媒體則以客觀報道事件進程和人民網(wǎng)評觀點為主。

德國《焦點周刊》網(wǎng)站在報道中寫道:中共的《人民日報》在評論文章中批評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“與中國人民為敵”。

N-TV電視臺網(wǎng)站在文章中寫道:(該事件)在中國社交媒體圈中引發(fā)了強烈不滿,中共的《人民日報》更是直指這種行為是“與中國人民為敵”。

《柏林日報》網(wǎng)站發(fā)表了題為《戴姆勒再次就梅賽德斯廣告事件向中國道歉》。文中稱,中共的《人民日報》發(fā)表評論批評戴姆勒公司“與中國人民為敵”。戴姆勒不是第一家因西藏、港臺問題被中國政府問責的企業(yè)。此前剛剛發(fā)生了萬豪酒店、Zara和達美航空因?qū)⒁陨系貐^(qū)稱為“國家”而激怒中方的事件。

部分德媒認為戴姆勒向中國低頭是“沒有骨氣”

德國《明鏡周刊》發(fā)表題為《戴姆勒低頭 刪除達賴言語》的文章,引述了基民盟/基社盟議院聯(lián)合黨團發(fā)言人米夏埃爾·布蘭特的話:“如果說沒有骨氣的話,梅賽德斯的管理層已經(jīng)因為他們拙劣的行為收獲一等獎。他們不應該向中國道歉,而是要跟達賴喇嘛和西藏人道歉!

《南德意志報》發(fā)表題為《戴姆勒向中國宣傳低頭》的文章,批評戴姆勒的道歉行為。文章還稱廣告是在Instagram賬號發(fā)布的,而中國是唯一不能訪問Instagram的國家。廣告語開始全新的一周,那么建議戴姆勒在周五的時候在發(fā)布一則廣告語:以和中國交易的全新觀點結束這一周。

德國之聲電臺發(fā)表言論引用人權組織觀點和基民盟/基社盟議院聯(lián)合黨團發(fā)言人批評奔馳“向?qū)V频皖^”的言論。

《diepresse》雜志引用基民盟/基社盟議院聯(lián)合黨團發(fā)言人“梅賽德斯的管理層已經(jīng)因為他們拙劣的行為獲獎”的言論。

中國聲音引起德媒關注 德媒偏頗報道源于缺乏了解

中國的批評聲音何以在德國媒體中引起輿論關注?歐洲時報記者張喬楠表示,人民網(wǎng)評被10余家德國主流媒體轉引,應該說隨著中國的崛起,相比十年前、二十年前,“中國”這個符號更頻繁地出現(xiàn)在了德國人的視線里。這種悄然變化的頻率,讓因地理距離遙遠而未能更多了解中國的德國社會,生出了心底里的一絲不安。德國人自信,骨子里還帶著點傲慢,這來源于他們歷史上哲學先賢留下的璀璨成就,來源于他們一百多年來在工業(yè)、科技、軍事等領域?qū)κ澜绲囊I,也反過來阻礙了他們當下對世界不斷變化的進一步探索。中國追趕的腳步有些快,快到超出了他們了解、認識中國的速度,心底里的一絲不安正是來源于這種未知。

因而在今天,中德輿論場的波瀾會很輕易地引起德國媒體的關注。這種波瀾似乎就成了他們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,這正說明了他們的惰性。隨著中國媒體越來越多在涉外事件和國際舞臺上發(fā)聲,德媒也逐漸認識到中國媒體在輿論場上的份量,但是“中國官媒”的身份,又恰好觸碰了他們的敏感點,套入固有的價值體系作出判斷和回擊,仿佛就是他們最應該做事了。

德國媒體涉華報道長期存在偏見,是有多種因素的。主要是他們對中國缺乏了解。有些德國漢學家之所以受人敬重,是因為他們深耕中國多年,既了解中國社會的發(fā)展,也探究中國問題產(chǎn)生的根源,理解兩國合作中出現(xiàn)摩擦的多重邏輯。但對于德媒來說,大部分的偏頗涉華報道都源于缺乏了解。

張喬楠認為,德媒報道對中國的誤讀甚至詆毀,一方面可能受制于政治力量,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制于市場利益。中國與德國近年來合作態(tài)勢穩(wěn)中向好,但也不缺乏磕碰與摩擦,在近年來的中資并購德企事件、中國市場準入問題上皆有所表現(xiàn)。一國政客借助媒體,在國際輿論場上造勢,對對方國家施壓,能否解決問題是另外一回事,但自身立場和態(tài)度需要亮明。在特定的時候,德國政客需要達到其目的,那么所謂民主自由,所謂人權,也包括公法性質(zhì)或私營性質(zhì)的媒體,都能成為政治的工具和武器。媒體需要讀者受眾,需要通過擴大受眾來實現(xiàn)影響力的增長,他們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(xiàn)對受眾喜好的迎合。在廣大不了解中國歷史、不了解中國當代社會發(fā)展的德國讀者面前,很顯然,選擇一個容易被接受的立場,更加輕松也更加有效。

應向德國媒體講清達賴“文化使者”背后的分裂圖謀

中國現(xiàn)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孫恪勤稱,奔馳公司知錯能改且反映比較快捷,而部分德國媒體借題發(fā)揮。

在德國,達賴問題已經(jīng)是老生常談,對于中國媒體的批判,德媒要么認為此事是小題大做,要么認為中國的批評是錯誤的。

中德建交后,兩國關系發(fā)展總體向好,在這個大背景下,也有一股勢力別有用心,既包括一些政治勢力、部分媒體、還包括一些海外反華勢力,這股勢力借著各種理由就人權、政治制度上和中國政府叫板,人權問題、達賴問題等始終是中德關系發(fā)展障礙,成為埋在兩國間的一顆地雷。

達賴是什么性質(zhì),中國媒體有責任給德國人講清楚,無論德媒如何宣揚達賴是“文化使者”,但在中國人眼中,十四世達賴不是單純的宗教人士,而是長期從事反華分裂活動的政治流亡者。他是舊西藏最大的農(nóng)奴主,根本沒有資格談論人權問題。

孫恪勤認為,中國媒體要將自己的觀點大聲地說出去,每一次輿論交鋒也是磨合,可以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觀點,既然部分德媒再次生事,我們就要說清道理、以理服人。 

人民網(wǎng)評:奔馳,你這樣做就是與中國人民為敵!

 

(責編:賈文婷、徐祥麗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
淮南市| 周宁县| 乃东县| 茂名市| 松江区| 浦江县| 莒南县| 大宁县| 安化县| 玉龙| 竹溪县| 密云县| 虞城县| 海淀区| 成安县| 高州市| 东至县| 东丽区| 尼木县| 图木舒克市| 广水市| 黔东| 琼结县| 壤塘县| 句容市| 毕节市| 宁陵县| 黄冈市| 永和县| 安宁市| 弥渡县| 喀喇沁旗| 双城市| 三明市| 会昌县| 舟曲县| 鄄城县| 精河县| 莎车县| 福安市|